【中国交通报】云岭通途 绿美彝乡——云南姚南高速公路通车运营

12月30日,《中国交通报》刊发文章《云岭通途 绿美彝乡——云南姚南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全文如下:

大道如虹,贯通云岭。

穿越滇中彝乡,沿线青山叠翠、云雾缭绕,姚安至南华高速公路(简称姚南高速)宛如银带蜿蜒山间。高桥横空,隧道贯岭,现代工程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姚南高速由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交投集团)牵头投资建设,全长35.7公里,起于姚安县东丰村,接新楚大高速姚安枢纽互通,止于南华县红土门(弦子村),连通楚大高速复线与杭瑞高速,已于12月27日全线通车。全线桥隧相连,设桥梁34座、隧道6座,桥隧比达46.9%,设计时速100公里,是云南省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滇中通向滇西及四川的重要通道。

承山水之美,启通途之势。

姚南高速的建成,不仅打通了南华、姚安与滇中滇西乃至四川的便捷通道,还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加密滇中高速布局,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它将滇中城市群的引擎功能与辐射作用充分释放,推动人流物流高效流动,成为联结经济繁荣与生态美好的“云岭通途”。

智慧建设 成就最高墩中转体桥

“姚南高速途经区域地形起伏较大、滇中红层广泛分布,自然条件复杂。同时还需要克服施工区域与铁路、油气管线的多重交叉以及起点衔接新楚大高速和终点连接杭瑞高速的协调等问题,这些挑战极大地增加了施工保通和整体推进的难度。”云南南姚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南姚公司)董事长李光明介绍。

姚南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大谷堆大桥,桥梁全长636米,主跨为50﹢ 90﹢50米连续刚构,相继上跨广大铁路、4条油气管线和龙川江,列车通行密集,作业场地狭小、施工条件极其复杂。大桥采用“墩中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达1.45万吨,主墩高64.2米,墩中转体系统距离地面20.5米,通过周密计算、有效分析管控,认真安排部署,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大桥成功转体,刷新了西南地区转体桥单体墩高的最大纪录,成为国内最高墩中转体桥。

以科技赋能为引领,以数字赋能为支撑,姚南高速在建设中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关键技术攻关及“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助力工程建设取得显著的周期经济效益。

积极推进“交通建设项目环水保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科研工作,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2项发明专利。此外,在项目建设中推广了RPC隧道电缆沟盖板、“随车调光”隧道照明节能系统、履带式长臂护坡锚固钻机、山区高速公路边坡钻孔植播及抗侵蚀纤维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应用。

数字化建设场景与产品应用贯穿项目全程。项目全线部署了全程监控及视频上云系统,主线平均每公里设置一处监控摄像机,通过“路段—省级云平台”实现视频上云,确保视频联网共享与控制信令交互顺畅。双平面通信系统的布设,为各收费站配套光网络单元,通过光中继上传至区域分中心,并在区域分中心设置光线路终端,形成通信自愈环网,大幅提升了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与业务保护能力。

此外,云收费系统的引入使项目更具智慧化特质。基于云架构构建的收费系统,通过“云边端”技术优化车道布局和系统结构,建设了入口自动发卡和出口自助缴费车道,使姚南高速成为云南省首条在建设期内同步完成云收费系统建设的高速公路。在出口匝道,还设置了CPC卡预计费设施,通过提前完成计费并共享结果,大幅提升交易速度,缩短缴费时间。这一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成功打造了云南省CPC卡预计费试点工程。

通过科技与数字的深度融合,姚南高速不仅完成了施工任务,还为后期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云南智慧交通建设的标杆。

绿色发展 塑造流动生态廊道

姚南高速在建设中,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弃渣场处理上,项目团队采取了科学的复绿复垦措施,通过压实整形和植被恢复,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为沿线生态保护筑起了坚实屏障。

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成为绿美公路建设的点睛之笔,该系统通过监测风速、降雨量、土壤湿度等多项数据,精准调控灌溉用水,既大幅提升了绿化效果,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避免了洒水车占道作业对交通的影响,防范了人工作业潜在的安全风险。

结合“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姚南高速以绿美交通建设为目标,沿线开展了大规模生态修复与景观优化,结合智能化灌溉技术的辅助,成功塑造了“一路一景”的生态廊道,使得滇中大地增添了一道流动的绿色风景线。

同时,创新推动“交能融合”。在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既满足了设施运营用电需求,又为区域绿色能源开发贡献了力量,展现出低碳经济与交通发展的高度结合。

姚南高速途经享有“荷城”、云南“鱼米之乡”美誉的姚安县和“中国核桃之乡”“野生菌王国”美誉的南华县,紧邻“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连接起古丝绸之路。姚南高速的建成,不仅提升了滇中与滇西地区的交通效率,更成为沿线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黑松露、松茸、鸡枞、羊肚菌等野生菌,重楼、板蓝根、天门冬、滇红花等中药材将通过这条高速通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高速带来的交通优势,也将促进乡村振兴进程。依托通道经济效应,沿线村镇将迎来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生态旅游等多产业发展的契机,为农村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姚南高速不仅是一条连接滇中滇西的交通大动脉,更是为滇中崛起和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开路先锋 培树“彝”路绿美党建品牌

在姚南高速建设过程中,党建工作贯穿始终,成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的重要保障。南姚公司全体建设者以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攻坚克难,展现了“开路先锋”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入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南姚公司通过开展“八比一创”劳动竞赛、“百日攻坚”、“大干50天”等活动,有效激发团队活力,推动项目如期完成关键节点目标。南姚公司始终贯彻“两个一以贯之”的重大原则,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云南交投集团“11222”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作用。

围绕集团公司“修好路、修生态、修文化、修人心”的价值理念,南姚公司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专题党课、党纪学习教育、发放党建书籍等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激发了全体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塑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牟元南姚大攀公司联合党支部在推动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12588·云路先锋”党建工作思路品牌为引领,结合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培育出“‘彝’路绿美”党建品牌,形成了“五支先锋”党建矩阵,展现了党建与工程建设融合共进的良好局面。

项目建设过程中,南姚公司领导班子以“领头雁”精神示范引领,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潜心谋事、同心共事,南姚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确保了姚南项目的高质量推进。

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也为绿美通道经济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党建引领之下,南姚公司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责任。

翻山跨江河,云岭变通途。

展望未来,云南交投集团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秉承“修好路、修生态、修文化、修人心”的价值理念,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来源 | 中国交通报

浏览次数:537